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足球资讯

埃里克森还能踢球吗(埃里克森可能罹患心源性猝死)

时间:2022-11-06 15:30:13

当地时间12日晚,欧洲杯丹麦对芬兰比赛中上演惊险一幕,上半场进行到第42分钟时,丹麦队中场球员埃里克森在无对抗情况下突然倒地,经过长达13分钟的胸外按压、除颤仪除颤等抢救后,最终埃里克森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并被紧急送往医院。17日,丹麦国家队官方宣布,在征求国家队队医及私人医生意见后,埃里克森需要植入ICD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球员本人已经接受治疗方案。

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田轶伦介绍,“突然晕厥倒地,一度心脏停止,用体外除颤器除颤后苏醒过来”,从现场表现看,埃里克森可能罹患的是心源性猝死,可以称之为“猝死生还者”。那么,植入式心律复律除颤器是什么设备?田轶伦介绍,总体来说,这种仪器类似植入体内的微型“除颤仪”。当人在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时候,心脏会产生类似“抽搐”的状态,导致泵血失常、晕厥甚至死亡,科学上称之为“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有三种办法:一是采用人工除颤,影视剧里为了突出视觉冲击力,医务工作者常常将电极往患者胸部一搭进行抢救,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二是鼎鼎大名的AED,又名自动体外除颤器,相比第一种方法,自动化程度更高,但也需要进行专业培训;ICD是解决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第三种方法,也是目前最先进的办法。

ICD体积很小,可以植入患者胸部、腹部皮下,置于心脏内的电极导线可以随时自动感知患者发生了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脉冲发生器迅速充电并产生电击能量,整个过程仅15秒左右,这样就可以及时终止心室颤动,挽救生命。田轶伦将ICD形象地描述为“随身携带的AED”,其好处在于电击成功率几乎达到100%,可以全天候监测患者的心率,如果患者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时,可以自动识别并进行放电治疗,让心脏恢复到正常状态。

装上ICD,埃里克森还能踢球吗?田轶伦表示,从临床上看“不太乐观”。他解释,运动员属于大体能训练人群,和普通人相比,其心脏肥大情况比较多见。“客观而言,在重体能重竞技的运动员中,他们的训练目的也是让心脏变得肥大,这样可以让心脏力量超出常人,比如游泳运动员或体重运动员。从这个角度上看,运动员发生心室颤动的概率会比普通人大一些。”田轶伦解释,对植入ICD的患者来说,一般不建议其再参加竞争性的体育活动,风险太大。

ICD是上世纪70年代由美籍波兰裔医生Michel Mirowski医学博士发明,1980年首次成功应用于人体,近20年来逐渐在全世界普及。田轶伦说,近10年中国ICD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池技术和手术术式也进一步升级。

“以前,ICD电池需要四五年一更换,更换电池意味着需要再进行一次手术,推广较难。现在电池使用年限达到了10年左右,延长了近一倍,”田轶伦介绍,除了电池技术,ICD的体积变得更小,电极导线绝缘层材料也更安全。得益于微创手术的普及,ICD植入手术也更加规范。

哪些人需要植入ICD?田轶伦介绍,一是心肌病人群,其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更大,风险较高;二是人口老龄化后,我国冠心病人口也增长了不少,当这类人群发生心肌梗死后,会发生复杂的心脏结构的变化,心脏功能降低,这类人群ICD的使用率也在增加。此外,患有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人群也建议植入ICD。

目前ICD植入手术的费用在15万元左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的人数为60万人左右,其中不足1%的人成功获救,原因在于突发疾病者大多发生在医院外,无法获得第一时间的抢救。田轶伦说,目前中国安装ICD的患者还不多,其价值还远没有被发掘。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杨绪军

编辑:蔡文清

流程编辑 吴越

阅读全文 发布于 2022-11-06 15:11:03 埃里克森还能踢球吗

植入 心脏 心室 患者 心律失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