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植树造林?

时间:2024-07-02 11:10:24

一、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植树造林?

1.树木能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清洁,新鲜。一亩树林放出的氧气够65人呼吸一辈子。   

2.树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土,还能吸收各种粉尘,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粉尘20—60吨。

3.树林能减少噪音污染。 4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10—15分贝。噪音的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可以说是人们的“敌人”。因此我们更要重视植树造林。 噪音还可以使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听力减弱、耳聋、变傻,心脏、血压、神经等出现异常。甚至,还能让人在长期的噪音煎熬下死亡。 这样树林就能使噪音减小四、五倍。  

4.树可以减低温度和提高湿度。30度气温可以降到二十几度左右。   

5.树木的分泌物能杀死细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气中有3,4万个细菌,森林里只有300-400个。

植树造林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国家还专门规定了在三月十二日这天为植树节。

植树造林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频繁出现。不合理的开发、占用土地,使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现在,我们了解了植树造林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就更要自觉履行植树造林的义务,为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奠定基础,植树造林不仅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效益,而且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宣传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的宣传语怎么写?

以下是一些关于宣传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宣传语:

绿化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植树造林,为地球家园添绿!

珍爱自然,植树造林人人有责!

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美好未来!

积极植树造林,共建生态文明!

保护环境,从植树造林开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增强环保意识,植树造林,人人有责!

践行绿色生活,从植树造林开始!

爱护地球,共建绿色家园,从我做起!

希望以上宣传语可以给您一些启发,如有需要,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三、植树造林文案?

1、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植树节到了,愿你天天好心情,工作顺心事业成,一生幸福笑盈盈!

2、植树节为你种下三棵树:摇钱树为你带来滚滚财源,爱情树为你收获美满爱情,希望树带着你全部美好的愿望一起茁壮的成长!

3、好运非您莫“树”,事业如参天大树,直冲云宵;爱情如青滕缠树,永不分离;健康如千年古树,强而又壮。衷心祝您植树节快乐!

4、听!柳树在唱歌。看!桃花在跳舞。想享受和它们一样的快乐吗?那么请你往头上撒把泥土和肥料吧,可美容,可美味,植树节快乐!

四、植树造林成本?

植树造林中存在的问题 杨树、柳树,由于便于栽种、生长快,树冠面积大,在遮阳避暑、 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尚无法被其他树种替代, 至今一直是北方地区 的一个主要造林树种,也的确为增加城镇绿量、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 重大贡献。但是近些年来,随着这些树大都进入成熟期,杨柳大量飞 絮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其所造成的生物污染现已成为基 层绿化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杨柳飞絮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影响环境质量, 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漫天飞舞的杨柳飞絮常飞入行人的 眼睛、鼻孔,使人们感觉非常不适,特别是对那些容易过敏的人群, 接触飞絮可导致皮肤过敏,出现红疹和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刺激加 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飞絮还可携带和传播病菌,导 致鼻、眼等处产生炎症。第二,对公共安全、交通安全和公共设施具 有一定的危害。飞絮常堵塞汽车水箱散热片使汽车易开锅熄火;可遮 挡行人、车辆出行视线从而影响交通安全;飞絮属于易燃物质,接触 明火极易导致火灾发生;此外,飞絮也会影响一些高精密度仪器的准 确性。三是杨柳飞絮是春季环卫一体化最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是飞絮 很轻,扫过去便会飞起来,很难打扫;另一方面,刚刚打扫完一阵风 吹过来又是一层铺在地上,弄起来太费劲了。很多群众抱怨地上飞絮 无人打扫,风一吹就到处都是,其实不是不打扫,而是根本就打扫不 干净。 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给杨树柳树“节育”,避免柳絮杨絮满天飞。城市相关管理 部门,可以选择在杨树柳树等其他产生飞絮的树木未有产生花序时, 喷洒一定的无公害抑制性药物,使其无法产生花絮序。这样,既保留 了树木的原始自然形态,也让树木免受了物理上的伤害。对比物理上 的砍伐或是修剪,从一定程度上看,喷洒药物也降低了成本,节约了 资源。 二是因地制宜做好规划,适地适树,搞多树种绿化。各级政府可 以根据本地绿化实际情况, 改变过去单一选择杨树柳树为绿化树种的 方式,逐步选择樱花、百日红等树种绿化环境。这样,既能减少春季 杨絮柳絮的困扰,又可以形成靓丽的风景线。

五、植树造林最高目的?

植树造林的最高目的是绿化祖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六、中国植树造林英雄?

我国植树造林的先进人物有很多,其中被人们所熟识的有马永顺、杨善洲、李淑彬等人。

1.马永顺老人为青山付出了许多年青春,还与环境作斗争。他坚持义务植树40年,栽了五万多棵树。最后就成为一名植树英雄。

2.杨善洲,1988年6月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由于成绩辉煌,杨善洲在退休之后,获得“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

3.李淑彬,1937年生,大方县六龙镇新丰村人。曾任县科委科技辅导员,新丰村妇女主任。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开始,她上坡开荒造林,为了管护好树木,她和老伴吃住在山上,常年以植树为业。全村在她的精神感召下,也纷纷参加植树造林。31年间,李淑彬共绿化荒山290公顷,30多万株杉木已长成参天大树。2007年,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户”称号;2010年,荣获“贵州绿化奖”。2016年3月,李淑彬获评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

七、我国植树造林模式?

我国目前主要的植树造林模式:

(1)全民义务植树。1981年1 2月全国五届人大通过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功的决议》及《森林法》第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2)主管部门组织造林。《森林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属于全民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由林业主管部门组织造林;铁路、公路两旁、江河两侧,湖泊水库周围,由各有关主管单位因地制宜地组织造林;工矿区、机关、学校用地。部队营区以及农场、牧场、渔场经营地区,由各单位负责造林”。

(3)集体经济组织造林。《森林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荒滩,由集体经济组织组织造林;主要是通过贯彻执行党的有关农村经济的政策,要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壮大集体经济的前提下进行。

(4)合作造林。合作造林,我国50年代就开始组织。当前国社合作造林的形式很普遍。以后不论在组织形式或规模上都有很大发展。如工矿企业和社、队联合造林,林业主管部门与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合作造林等。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扎实地开展绿化祖国运动的指示》明确指出:“要鼓励跨地区、跨行业以补偿贸易或联营等形式,进行合作造林,投资者所得木材不抵扣国家计划分配指标”。并对林业专业户、重点户和联合经营体承包荒山、荒滩,兴办家庭或合作林场、苗圃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八、植树造林的词句?

植树造林功万代,造福子孙千千万。

今日栽下小树苗,明日长成栋梁材。

防风固沙守土地,美化环境空气鲜。

绿树成荫心情好,再无洪涝灾害年。植树节到了,快快行动,建设美好家园!

九、沙漠植树造林政策?

国家对植树造林,采取鼓励、支持的政策,会有相应数额的补助(补助多少有详细规定),同时给予减免税收,低息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

如果想在沙漠植树造林,有任何问题和困难,可咨询国土资源管理局,会有相关工作人员接待,能够给你提供有效帮助!

十、植树造林的害处?

植树造林的好处:

1.保持水土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

2.抵挡风沙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 ~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再种上草,这样风能刮起的沙砾也就减少了。

3.经济建设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橡胶、新碳等都是树木的贡献。树林的用处真是大得很。扩展资料植树造林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1.森林有很好的蓄水作用树林对缓解全球变暖有很好的作用,并且具有阻挡风沙、保持水土、改变低空气流的功能。我们可以把树林当做是一个小型的蓄水池,它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扮演这重要的角色。2.树林可以有效地调节气候树林之所以可以调节气候,是因为树木的树冠在太阳光照射的时候当掉一部分光源,从而降低地表的温度,减少水分流失。3.为生物创造栖息地树林是动物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还有人们的过度砍伐,都使动物们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这也会使许多物种濒临灭绝,从而这也使全球气候变暖变得更加严重。因此,植树造林可以为动物提供新的家园,并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参考资料

植树造林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