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题库大全

土壤碳氮循环图? 大气循环对土壤氮的影响?

时间:2024-08-14 21:19:06

一、土壤碳氮循环图?

生态系统中氮循环和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图

二、大气循环对土壤氮的影响?

土壤氮被植物吸收,氮气通过大气循环再进入土壤

三、土壤氨氮意义?

氨氮是游离氮,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氮。和施肥水平有关;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挥发越快,其它条件相同时,氨氮越低);和植物的种类有关:有的植物吸收快,那么氨氮很快就会降低,慢的相反;有的植物还有固氮作用,那么也会提高氨氮含量。

四、土壤总氮国标?

耕种的土壤一般性标准,单位是毫克/公斤,氮在150-200,磷60-100,钾100-150.其中氮分为铵态和硝态,土壤中的氮素绝大多数是以有机态存在的,有机态氮素在耕作等一系列条件下,经过土壤微生物的矿化作用,转化为无机态氮供作物吸收利用.

五、土壤含氮标准?

耕种的土壤一般性标准,单位是毫克/公斤,氮在150-200,磷60-100,钾100-150.其中氮分为铵态和硝态,土壤中的氮素绝大多数是以有机态存在的,有机态氮素在耕作等一系列条件下,经过土壤微生物的矿化作用,转化为无机态氮供作物吸收利用.

六、土壤氨氮氮产生的原因?

在天然水体中,N元素以游离态氮、有机氮、硝酸态氮、亚硝酸态氮、总氨态氮等几种形式存在,一般来说,硝酸态氮、亚硝酸态氮、氨(铵)态氮是一切藻类都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源。通常情况下,藻类首先吸收NH₄⁺,而NO₃--N 吸收能力相对较差,同时水体中的固氮菌也能吸收转化水中的氮。

氨氮的来源:

一是水源;

二是来自各种肥水产品;

三是饲料中的可溶蛋白融入水中;

四是养殖生物的粪便。

还有就是无机氮被浮游植物吸收转化为有机氮,并通过浮游植物的摄食,各级浮游动物之间及鱼虾类的捕食在食物链中传递,在这过程中有小部分氮由于溶出、死亡代谢排出等离开食物链重新回到水体中。

水体中死藻、残饵粪便等有机物不断积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这就为亚硝酸盐和氨氮的产生提供了足够的氮源。

七、土壤硝态氮测定土壤保存条件?

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是作物吸收氮素的最主要的2种形式。近年来,随着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检测量的增加,土壤样品采集的集中性与检测时间分散性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能合理地安排工作,确保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对土壤及浸提液中铵态氮、硝态氮浸提液在恒温、常温下的流失性状况进行研究,探索出对于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的测试过程中处理及测试过程中适宜的储藏条件。

八、土壤氨氮标准限值?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土壤氨氮多少涉及到土壤环境质量分析方法。

行业标准:HJ 634-2012

耕种的土壤一般性标准单位是毫克公斤,氮在150-200,磷60-100,钾100-150.

其中氮分为铵态和硝态,

土壤中的氮素绝大多数是以有机态存在的,有机态氮素在耕作等一系列条件下,经过土壤微生物的矿化作用,转化为无机态氮供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的总和称土壤全氮.土壤氮素绝大部分来自有机质,故有机质的含量与全氮含量成正相关.土壤中的全氮含量代表着土壤氮素的总贮量和供氮潜力.因此,全氮含量与有机质一样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碱解氮又叫水解氮,它包括无机态氮和结构简单能为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态氮,它可供作物近期吸收利用,故又称速效氮.碱解氮含量的高低,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以及放入氮素化肥数量的多少.有机质含量丰富,熟化程度高,碱解氮含量亦高,反之则含量低.碱解氮在土壤中的含量不够稳定,易受土壤水热条件和生物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它能反映近期土壤的氮素供应能力.

九、土壤中氨氮标准?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土壤氨氮多少涉及到土壤环境质量分析方法。

行业标准:HJ 634-2012

耕种的土壤一般性标准单位是毫克公斤,氮在150-200,磷60-100,钾100-150.

其中氮分为铵态和硝态,

土壤中的氮素绝大多数是以有机态存在的,有机态氮素在耕作等一系列条件下,经过土壤微生物的矿化作用,转化为无机态氮供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的总和称土壤全氮.土壤氮素绝大部分来自有机质,故有机质的含量与全氮含量成正相关.土壤中的全氮含量代表着土壤氮素的总贮量和供氮潜力.因此,全氮含量与有机质一样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碱解氮又叫水解氮,它包括无机态氮和结构简单能为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态氮,它可供作物近期吸收利用,故又称速效氮.碱解氮含量的高低,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以及放入氮素化肥数量的多少.有机质含量丰富,熟化程度高,碱解氮含量亦高,反之则含量低.碱解氮在土壤中的含量不够稳定,易受土壤水热条件和生物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它能反映近期土壤的氮素供应能力.

十、土壤中氨氮意义?

一,是土壤肥力的表现;

二,为作物生长提供动力。

土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