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题库大全

信息环境的再环境化是怎么产生的?

时间:2024-08-14 17:44:03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是由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的,意指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体所营造的信息环境已经越来越替代现实环境,成为人们认知与感知世界的主要来源。这种现象与趋势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与智媒体时代依然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以下将从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出发,论述其形成的原因与所带来的的影响。

(一)基本内涵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是日本学者藤竹晓在美国学者李普曼所提出的“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李普曼认为,在大众媒体还未席卷整个社会之时,人们对于周围世界的感知可以通过直接经验与观察获得,是一种“所见即所得”的状态。而当工业化、城市化的规模不断扩张,大众媒体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个人凭借个人经验难以对外部环境快速做出准确的感知,而大众媒体即承担了这一功能,为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挑选出最值得关注的部分。渐渐地,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就越来越成为了对“大众媒体呈现的世界”的感知,大众媒体即塑造了一个“拟态环境”。

基于此,藤竹晓进一步提出了“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他认为,许多本不起眼的观念、服饰等经过大众媒体的展示就变成了一种流行,从而对公众的生活环境产生影响。但大众媒体的选择并非天然正确、完美,而很多人却意识不到这一点,将大众媒体提示的环境当作真实环境本身来看待,使得“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愈发凸显。

(二)“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形成原因

1、媒体选择与社会事物纷繁复杂之间的矛盾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而媒体报道中所要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休梅克等人曾提出影响新闻报道的“洋葱模型”:文化、组织外部、组织内部及个人。出于社会制度、组织目标、媒介容量、个人把关及角色定位等因素的考量,媒体所呈现出的内容必定是对客观现实环境的“切片”而非其本身,这也是媒介系统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职能所在。

2、个人认知需求与信息爆炸之间的矛盾

当人们的社会化程度较低时,其对于周围环境的认知可凭其已有经验完成。而随着人类生活的社会化程度极大提高时,急遽变动的社会现实将其“爆炸”态势的海量信息一股脑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时,人们强烈需要专业人士为那些超出自己经验范围的新闻事件提供“文化地图”,大众媒体以其遍在性、累积性、共鸣性效果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个人认知与信息爆炸间的连接点,成为个人认知的来源。

3、技术原力加速编织“拟像”时代

鲍德里亚认为我们所生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拟像”的、“超真实”的社会,过去与现在、本地与远方、真实与虚拟都发生了“内爆”,一切事物的界限都变得模糊。而技术便是加速这个过程的助燃器。直播、短视频、VR、AR……都在力图呈现出环境的本真状态,而这样的环境也越来越被当做是现实环境本身。

(三)“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影响

1、减轻个人认知负担,却加速放大认知偏差

认知心理学表明,人在接收外来信息时,绝不会让各种信息杂乱无章地进入大脑,而是立即组织起来、赋予意义。网络议程设置也表明,人们会将媒体提供的信息形成网络,相互联结储存记忆。媒体型塑的信息环境无疑会为个人的认知编制减轻负担。但另一方面,多数人并不了解媒体内部的生产过程,对媒体提供的信息偏听偏信,加之信息茧房作祟,个人缺少批判吸收能力,则会出现与认知与现实情况背离的情形。

2、巩固群体内部认同,却易造成群体间巴尔干化

在社交媒体的主宰下,个人偏向圈层化生存。圈层内的信息较为一致,群体成员的向心力与群体认同度高,这样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替代大众化的现实环境,为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升温。但另一方面,群体间的认知偏差也会越来越多,各个群体囿于各自的群体信息环境中,极易造成群体撕裂与群体间的巴尔干化,不利于公共社会的形成。

环境

最新文章